有时我们认为应该鱼获不错,但却突发情况使鱼不咬钩。到底什么是引起变化的原因呢?今天就试着通过案例分析一下。
案例1:由于鱼儿有一种逆水上游的习惯,所以每个垂钓水域,有进水口的地方都被钓友们视为最佳钓位之一。有一次去一个地方钓鱼,钓场内有较大的水流注入池中,我们将钓点安排在此处,有人竟开始盘算今天钓多少鱼。大家钓了约半个小时,竟无鱼咬钩,非常奇怪怎么这里的鱼不逆水游呢?于是用流来的水洗手,感觉这水非常的凉。于是恍然大悟:原来注入的水是刚抽出来的深井地下水,水温很凉,怪不得鱼儿会躲着走呢。
案例2:提前打了窝子,一开始上鱼还不错,突然无鱼咬钩,窝内有较大的动静,就是无鱼咬钩——这时多数情况是进窝的是另一种大鱼,它们对窝中的诱饵以及钩上的钓饵并不感兴趣,只在窝中游动,把能咬钩的鱼都吓跑了。如果来的是甲鱼及黑鱼等肉食性的鱼,惊跑了能上钩的鱼。
案例3:有几位喜欢钓鲢鳙的钓友。到达池边见水色较浑,像是个有鱼的池塘。大家发现这个池塘的水很肥,浮游生物很多,鱼儿都在水上层流动。原来这是个肥水塘。大家都知道肥水塘难钓,因为水中各种的水生藻类很多,各种水生的虫类也很多,鲢鳙只要张嘴,这些食物就会往口中来,不必四处觅食。
例4:各种人为的因素导致在正常情况下钓不着鱼。比如在一些私人经营的垂钓场,个别心术不正的老板做手脚。目的就是你钓不上鱼。还有容易被人忽视的因素影响上鱼,是不知不觉中发生的。垂钓本应需要安静,可有就有些人来到水边高兴之余,欢笑声不断,弄出些嘈杂的响声。还有如在顺光中作钓,人影竿影被阳光扩大数倍,映在水面,导致近岸的鱼也都被吓跑了。
案例5:有一个个依山傍水的小水库,听说这里的鱼挺多,我们多人前往垂钓,钓了3个小时,浮漂纹丝不动。怎么会没有鱼呢?询问水库的管理员才知道,前几天农业用水,原有的水差不多放走一多半,刚补进了新水。原来补进的水,温度比原来时低,引起鱼儿不适。鱼儿都趴底了,也不进食,所以你们钓不上鱼,原来是这样。
凡事不能太绝对,以上这些希望能帮助大家,欢迎钓友提供宝贵的建议,共同学习。
#特别注意# 据说关注本号的钓友,每次的鱼获都会增加不少哦!你不试试吗?
欢迎关注"360钓鱼"公众号
管理员微信号: fishchina2006